惠阳区市场监管局认真贯彻落实 “放管服”改革要求,积极采取各种有力措施,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扎实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,营商环境优化明显。
一、全面推广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系统
推广企业电子营业执照应用,推进商事登记便利化改革,实现商事登记业务全程网上办理。同时,企业名称核准由原来的网上预审、现场核准两个步骤优化为网上自主申报一个步骤,由原来的需审核优化为企业自主申报。一般企业设立登记由去年的平均3个工作日压缩至目前的平均1个工作日内完成。减低企业办照时间、成本,切实提升了惠阳区营商便利化程度。
二、推进企业注销便利化,解决企业“注销难”问题
为企业提供在线办理渠道,改企业线下备案办理为在线自行办理,进一步优化注销流程。同时,为企业提供免费发布公告途径,将企业原先的通过报纸发布债权公告改为通过公示系统免费发布,降低注销成本。另外,对一般有限责任公司注销材料由原来的9项压缩至5项,进一步精简材料,减少注销登记提交文件。通过采取各种有力措施,切实解决企业“注销难”的问题。
三、开展“证照分离”改革全覆盖试点工作
组织召开全区“证照分离”改革全覆盖试点工作会议,及时建立工作机制,加强与涉改24个职能部门协调沟通,整体推进“证照分离”改革。对照市《事项清单》272项,认领、确定“证照分离”改革全覆盖试点事项清单241项,其中省层面设定3项,与市里3项相同。在区级238项中央层面设定中,许可事项75项,其中直接取消审批6项,实行告知承诺6项,优化服务63项。
四、全面开展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工作
印发了《惠州市惠阳区关于在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部门联合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的实施方案》(惠阳市场监管[2020]15号)和《关于进一步做好2020年度部门联合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工作的通知》,建立健全组织机构,明确工作重点,稳步扎实推进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工作。积极主动地组织开展本行业和本许可审批领域的抽查监管,并开展部门联合抽查,建立完善联合抽查的工作机制、抽查模式、组织规模、比例频次等,推进部门双随机抽查监管和跨部门联合抽查常态化,逐步实现事后事中监管“进一次门,查多项事”。
五、全面加强信用监管,推进诚信守法经营
落实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信用惩戒,对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、严重违法企业名单的商事主体,采取信用约束措施,限制其办理变更登记和备案业务。在业务系统中受理环节实施自动拦截,弹出警示窗口,提示限制原因。在政府采购、工程招投标、国有土地出让、授予荣誉称号等工作中被予以限制或者禁入,形成一处受限、处处受限的局面。失信商事主体改正违法行为,申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(状态)后,方可办理其他变更登记和备案业务。对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后被吊销的企业,依照规定,不予受理企业的相关登记申请,对严重违法失信企业法定代表人(负责人)任职资格的限制做好失信主体信用惩戒。被吊销的企业办理注销登记的,解除对该企业法定代表人的任职资格限制。截至今年7月,有6户企业因通过登记住所无法取得联系、2141户企业因未按时公示年度报告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,实时公示失信行为信息。有247户企业主动申请信用修复后移出异常名录,有34户移出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,并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上公示,企业诚信守法意识逐步增强。